全国人大代表费少云:适时修订《消防法》,进一步理清各部门消防执法权责边界
3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获悉,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费少云围绕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费少云提出了相关建议。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纳了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带动了大量关联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逐步放缓,对建筑业而言,也意味着将面临建设量下降、增速放缓的发展压力。就此,费少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建筑业政策支持力度,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22年1月5日,全国减税降费工作座谈会提出“减税降费突出支持制造业升级和量大面广、吸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建筑业在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方面作用突出,建筑业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同属于就业特别集中的市场主体,但并未纳入享受减税降费的政策范围。对此,费少云建议,将建筑业企业纳入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对象。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减税降费具体政策时,将建筑业企业纳入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的市场主体之一。
此外,建筑业在带动就业和稳定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与同为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相比,建筑业得到的关注和产业支持相对较少;部分企业因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流动性困难;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己具备了较强的国际化施工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但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逐渐丧失,与国际大型工程承包集团相比,许多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帮助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应给予相关建筑业企业更多的“走出去”发展政策支持。费少云建议,加大对建筑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对总体发展质态较好的建筑业企业,研究增加信贷额度;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助力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等建设项目;加强对建筑业“走出去”发展的金融服务,如给予前期费用补助、贷款贴息、大项目奖励等。
围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再次修订消防法等工作,费少云也提出了2项建议。
2021年11月,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发挥援外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项目”。为此,费少云建议,在“一带一路”节点国家和友好的发展中国家率先探索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试点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具体包括:将援助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议和具体合作诉求,列入国家对外援助项目储备;在援助美丽宜居乡村过程中,不断拓展乡村建设专业领域交流合作;培育民营企业履行海外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市场化方式创造有利条件,引导民营企业既要注重产业项目合作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又要注重参与乡村项目援助。
针对各部门在消防执法职责方面的管理边界不清、专业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管理程序不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监管边界模糊、火灾事故调查机制不完备等情况,费少云建议,适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增加以下内容: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消防执法权责边界;区分房屋建筑、铁路、交通、水利等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处理好《消防法》与相关行政法规之间的协调性;明确消防审验技术服务机构的从业范围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管理职权,落实改革要求;补充规定非生产性火灾事故调查机制,明确参加火灾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